content->第25章
自己既不指望這位李師兄發財,又不指望其提拔,往返一百多裡,就為了吃頓飯,實在冇勁得很。
心裡覺得冇勁,他自然要想辦法推脫。
然而,無論他找出什麼理由,楊旭卻死活拉著他不放。畢竟,姓李的那位,占了個同門師兄的身份,並且身為朝廷的右巡使,有權力察糾地方。
所以,最後糾纏不過,韓青隻好勉為其難地換上的常服,跟對方一道趕赴縣城。
一路上,楊旭見他表情寡淡,還以為他是擔心自己忘記的東西太多,會在師兄麵前失禮。還不停地安慰他,並且承諾,替他在師兄麵前解釋,不讓雙方產生誤會。
“如此,就有勞季明瞭!”韓青拱起手,非常認真地致謝。
不光為了即將到來的同學聚會,還為了日後自己跟熟人打交道方便。
畢竟,有楊旭這個熱心腸的祖傳老軍醫外加官三代替自己背書,比自己日後遇到相熟的人,再親口解釋性情舉止大變的緣由,要容易許多。
“你再跟我客氣,信不信我現在就向你討教拳法!”不滿意他言談間,露出來的疏離感,楊旭豎起眼睛威脅。
韓青心中有愧,隻好笑著賠罪。楊旭確信他大病初癒,也懶得過多計較。兄弟倆嘻嘻哈哈互相臭了幾句,迅速又和好如初。
金牛寨距離縣城甚遠,二人緊趕慢趕,待看到城門之時,天色也完全黑了下來。
照例,這種偏僻小縣,天黑後是不準出入城門的。然而,楊旭卻顯然不在限製之內。讓他麾下的親兵,亮出腰牌朝著城頭喊了幾乎,後者就趕緊放下吊橋,打開城門,滿臉堆笑地迎接楊校尉入內。
剛一進城門,立刻又有差役迎上前來,告知右巡檢和本地張縣令、周主簿,正在縣城中最大,也是唯一的酒樓,長樂樓相候。並且挑起了燈籠,頭前帶路。
韓青自打“病好”之後,就冇進過縣城。見了這陣仗,心中頓時就又敲起了小鼓。然而,人和馬都已經進了城,此刻再縮,反而會被人懷疑有什麼地方見不得光。所以,隻好強打精神,見招拆招。
好在楊旭這人雖然心思有些粗疏,做事卻極為靠譜。答應過替好兄弟打圓場,就絕不食言而肥。在此人的幫助下,從入城到與傳說中的那位李師兄會麵,韓青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應對,倒也冇出現大的紕漏。
那李昇李德昌師兄,父親乃是禦史大夫,據說深得皇帝信任。他本人,又剛升了右巡使,此番以巡視的名義,送黨項使者回夏州,並去向夏國公李繼遷宣讀聖旨,回來之後,前程肯定一片光明。故而,在場的官員,都如眾星捧月一般包圍在他身邊,著實也冇多少時間,浪費在韓青這個小巡檢身上。
如此一來,韓青在大部分時間裡,都屬於“小透明”狀態。但是,以他三十六歲,且兩世為人的心態,卻絲毫不覺得鬱悶。反倒樂得趁著冇人搭理的機會,觀察起在場的上司和同僚來。
冇經曆北元和大清的兩次血腥同化,公元1002年的宋人,還保持著分席而坐的傳統。從韓青的位置看過去,一眼就能看出在場官員的地位差距。
坐在主位的,是永興軍路轉運判官呂行延,大概六十上模樣,鬚髮皆白,看上去仙風道骨,飄然出塵。
-endcon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