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->第177章
臨近中午時分,秋霧才終於全部被陽光曬散。
韓青和竇蓉兩個,也沿著小路走上了官道,來到了一個名為下邽的縣城附近。
擔心自身安全,二人不敢進城,然而,乾糧調料等物,又急需要補充。
並且,二人身上的衣服,也有些單薄了,需要找家裁縫鋪,買兩件現成的絲綿夾襖,以抵擋越來越涼的秋風。
因此,二人繞著縣城,又轉了大半圈。最後,找了一個距離縣城不到十裡,看起來頗具規模的村寨走了進去。
按照韓青兩輩子的生活經驗,這種村寨,屬於縣城的經濟輻射範圍之內。比那些距離縣城較遠的村寨,要繁華許多。裡邊的店鋪,基本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。
事實也正如他的判斷,很快,二人身邊的包裹,就全都變得滿滿噹噹。
並且在集市上,韓青還非常幸運地,又買到了兩匹騾子。用來馱運行李和補給等物,剛好可以節約一部分坐騎的力氣。
然而,在出村子之時,二人的好運氣,卻似乎用完了。一名弓手帶著十幾個鄉勇,咋咋呼呼地在村子口設下了卡子,開始挨個檢查過往行人的身份。
調頭往回走,肯定已經來不及。並且很容易引起彆人的懷疑。所以,韓青隻好悄悄給竇蓉打了個手勢,然後一隻手拿出自己專門請求李遇幫忙偽造的“公據”,一隻手拉著棗紅馬的韁繩,朝著卡子走了過去。(公據,即宋代的路引。)
竇蓉心領神會,立刻將飛刀抄在手裡,準備萬一對方展露出惡意,就立刻放飛刀紮人。然後與韓青一道,強行闖卡,逃之夭夭。
卻不料,那名弓手看了韓青出示的公據之後,非但冇有表示出絲毫的懷疑。反而笑嗬嗬地拱著手,跟他套起了近乎,“原來是坊州來的李秀才,怪不得看起來從頭到腳書卷氣十足。在下張惠,有件坊州那邊的事情,想跟秀才公打聽一下,不知道秀才公可否借一步說話?”
秀纔在大宋,乃是對讀過書,卻冇功名之人的尊稱。而如果對方有敵意,肯定距離其同夥越近越好,不應該主動跟其同夥拉開距離。
因此,韓青稍作猶豫,就輕輕點頭,“那是自然,仁兄儘管問,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儘!”
“秀才公請稍稍挪步!”弓手張慧笑著做了手勢,帶領韓青遠離哨卡。
竇蓉不放心,自管悄悄跟上。那張慧和他手下的鄉勇們看到了,也不乾涉,隻是微笑著搖頭。
如此一來,韓青愈發相信,對方冇有惡意了。跟著對方走了十幾步之後,將手從刀柄附近挪開,靜待下文。
“秀才公從坊州來,可聽說,定安那邊有一位韓巡檢,最近做下了一件捅破天的大事?”那張慧也不多耽誤功夫,停住腳步之後,立刻笑著向韓青拱手。
“實不相瞞,聽說過一些,卻知道的不太詳細!”韓青心裡立刻打了個突,卻發現對方兩隻手都交叉在身前,連忙也笑著拱手還禮。
“在下雖然隻是個弓手,細算起來,跟那韓巡檢也是巡檢司一脈!”那張慧笑了笑,繼續說道,“韓巡檢這事,乾得痛快,在下佩服!不過,最近在下聽說,有人花費一萬吊銅錢,買他的性命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?”
韓青聽到此處,豈不知道對方早就認出了自己身份,並且在主動向自己示警?立刻躬下身子,重新施禮,“多謝張兄。那韓巡檢,如果知道有袍澤如此掛念著他,必將銘刻五內!”
“唉,一句話的事情而已。當不起李秀才的大禮!”弓手張慧側身避過,然後繼續揣著明白裝糊塗,“在下隻是個小小的弓手,幫不上他的忙,也就能打聽打聽,他去了哪?希望他有個警醒,千萬彆靠近長安。那長安城,可不是個好地方,誰黑誰白,很難分得清楚!”
說罷,又對著韓青行了個禮,轉過身,自管吩咐麾下弟兄放行。
-endcon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