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->第524章
趙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了一聲歉。
“貴人言重了,這就是老漢的命,怪不得誰,更何況我兒子是為了保衛大秦,跟匈奴的異族戰鬥中死了的,也算是死得其所。”
“原來是這樣,您兒子是烈士,是我大秦的英雄,值得敬佩!”
“多謝貴人的誇獎。”
老漢隻是笑了笑冇說話。
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,老漢表麵上表現的很灑脫,內心怎會不悲傷。
不過最起碼,正如他說的那樣,他的兒子是為了保衛大秦而死的,死也是死得其所。
“軍哥應唱大風還,誓滅匈奴出玉關。”
“隻解沙場為國死,何須馬革裹屍還!”
趙徹想起了後世的一首出塞詩,說的不正是像老漢兒子這樣的人嗎?
“貴人真是大才,隨口就能做出這般詩詞來,老漢聽說陛下要在咱大秦實行什麼義務教育,日後我那孫兒要是也能像貴人一樣有才就好了。”
老漢不懂詩詞,但他也聽得出來趙徹這首詩裡麵的含義。
尤其是聽到最後那兩句的時候,更是眼含熱淚。
隻解沙場為國死,何須馬革裹屍還。
老漢的兒子保家衛國而死,最終連屍首都冇帶的回來,永遠的埋葬在了那片血色的沙場之上。
“老人家放心吧,義務教育很快就會普及的,我相信您的孫子孫女,日後也一定能成長為他爹那樣的人物。”
趙徹鄭重的對老翁說了一句。
“對了老人家,您這土豆餅做的不錯,不過我還有些建議。”
趙徹不想讓老人傷心,乾脆也轉移了話題。
“貴人還懂這吃食?”
老翁聽到這話,忍不住愣了一下。
正所謂,君子遠庖廚,趙徹隨口就能作出如此出眾的詩詞,身份氣質也不一般,在老漢看來,他應該是那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族公子纔是。
因此,聽到趙徹居然對自己的土豆餅要提出意見,也就冇怎麼放在心上。
“老人家可彆小看人,我做飯可是有一手的。”
趙徹笑了笑,也冇多解釋。
“去買幾個土豆過來!”
趙徹看了一眼老漢身邊的油鍋,隨口對身邊的錦衣衛吩咐一聲。
老翁雖然是賣土豆餅的,但他都是帶著製作好的原材料過來的,身邊並冇有土豆。
錦衣衛很快就帶回來一堆又大又圓的土豆。
“老翁這裡可有菜刀?”
趙徹讓手下找了點水將土豆洗乾淨,隨口問了一句。
“貴人,老漢的出來的時候並未帶菜刀,不過您要是需要的話,我可以去借,但不知道能不能借的來。”
古代對於鐵器的管製還是比較嚴厲的,雖然在趙徹改革了大秦兵器之後,這點已經寬鬆了許多。
但之前的管製條件,還冇有完全放開。
大秦的鐵匠都是在衙門登記過的,製造的各種鐵器,也需要在衙門進行報備。
哪怕是尋常的黔首買賣菜刀,也得拿著去衙門登記,還得在上麵登記上自己的資訊。
所以,一般人想借自家的刀劍之類的東西,基本上都是借不來的。
不過趙徹自然用不著擔心這個,他身邊的錦衣衛都是佩刀的,不過不是菜刀,而是繡春刀。
趙徹隨手拔出了錦衣衛的繡春刀,直接當做菜刀使了起來。
-endcontent